评论

我的微型小说创作

许国江2010-09-11 08:30:57

有一位记者采访了我以后撰写了一篇题为"人生六十方开始"的专访,写我退休以后专心致志地从事微型小说创作,并有所建树,走上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从而尽情地享受了生活,进入了"追寻故事度夕阳"的独特意境。

诚然,从六十岁开始至今,写作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内容,除了写散文,诗歌,随笔外,更多的是写作微型小说。我对写作的痴迷,少数人不太理解,认为是有福不享,何苦来哉!大多数人则认为我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想,不管人们怎么评说,反正退休以后,我做了我喜欢做的事,我觉得生活过得很充实,很愉快,也很有滋味。

我的微型小说素材,多半取之于现实生活,来源于我的生活积累,直面人生,干预生活,张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我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由于年龄、阅历、传统习惯、思想道德观念和创作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我在创作过程中,只相信生活,我觉得没有比生活更重要、更崇高的东西,我在同生活交往,和现实周旋中熟悉和理解生活,把生活素材积淀成写作素材,经过反复思考、酝酿,在某一特定情境中,提炼,升华,虚构为小说中的人和事,它有现实生活的影子,但不是照搬照抄生活,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我的微型小说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批判风格,保持自己独立的创作个性,不追风、不媚俗。在作品中,追求“速效刺激”( 即:尽快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住读者,引起阅读兴趣)和瞬间的冲击力(即:眨眼之间,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达到欲罢不能的心理效应)以及永久的回味(即:留下难忘的印象,留下思考的余地)相结合,力求内蕴多义。(即:不是单一的主题,而是让读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把握、理解)。

我觉得一个微型小说作家,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作家的道德与良心。一篇好的微型小说,应该让人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微型小说的根是扎在平民百姓之中的,一个微型小说作家如果远离社会现实,面对生活的痛处,生存状态的无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缺乏应该具备的冲动和悲悯,忽视甚至放弃对大众生活境况以及精神世界的关注和表现,他的作品必然会丧失社会底层的滋养及支撑而变得苍白无力,最终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微型小说如果一味追求商品价值,以媚俗、性描写、荒诞不经、胡编乱造等为卖点,拼命想抓住读者,占领市场,那么微型小说将会与纯文学分离,异化为纯粹商业化的消遣读物而失去生命力。

我在构思微型小说时,一般是先有故事,然后根据这个故事去结构小说。“小说之本,为故事,小说的要害也在故事,有了好的故事,也就有了好的小说。"(李国文《小说的粥化》)。

故事是小说的重要构件,但小说不能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上,一味追求情节曲折,或者结尾出人意料,它超出故事之处在于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的文学化表现,在于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立意,无穷的韵味。构成小说的故事,应当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格调高雅的,而不应该是远离生活,脱离实际,胡编乱造,甚至混淆荒诞与荒唐的界限,把淫乱说成是情爱,以"下半身"来吸引读者的眼球的低级下流的东西。

我的微型小说在写法上多幽默与讽刺。幽默不是开玩笑,不是调侃、说段子,幽默是把假丑恶的现象,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常使人欲哭无泪、哭笑不得,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我觉得幽默与讽刺,不仅是写作的一种技巧,作品的一种风格,而且是作家的睿智、机敏、气质和修养的一种表现。我的不少作品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诸如《鬼吹》、《少了一瓶茅台酒》、《抓副麻将给老爸》、《郝县长的皮帽子》、《啤酒  报纸和小鸡》、《同学老申》等。著名作家先生在《老有所为许国江》的评论中说:“幽默和讽刺是许国江的强项”。

在十年写作生涯中,我得到众多报刊编辑的帮助和扶特,结交了全国各地许多文友,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由于他们的关心、帮助、支持与鼓励,我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我的作品才得以和广大读者见面,并得到认可、肯定和错爱。写作使我忘记了年龄,焕发了青春,让我拥抱了我人生的第二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