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追梦人的足迹(纪实文学)

远山2020-11-04 15:56:13
 
远山采访马家大院博物馆馆长郝中亮
 
追梦人的足迹(纪实文学)
 
作者:远山
 
  一
 
  今年6月下旬,我携夫人专程前往平遥古城参观旅游。这可是一处令天下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一座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记载着尧舜以降历代王朝更替的迹印,演绎着5000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保存着完整的华夏古城历史风貌,吸引着无数天下游客慕名而去,流连忘返。
  出发前一位朋友特地吩咐我一定要去参观平遥古城的马家大院,那可是一个拥有450年历史的大院,远远超过了乔家大院,堪称平遥古城第一院。朋友还吩咐我一定要采访马家大院博物馆馆长、也就是重新再现450年前马家大院旅游景点的开拓者郝忠亮,那可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可为他和他的马家大院采写一篇文章。
  于是我又肩负着采访任务,兴致勃勃地踏上了通往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平遥旅途。
  从北京西客站坐动车到太原再换一次动车到平遥总共也只需要三个半小时,交通十分便捷。我们一到平遥东站便有人接站,原来是一个朋友的朋友介绍了她一个平遥朋友全程接待我们。无独有偶,她这位朋友居然就是马家大院老板郝忠亮,天下事居然就有这样巧合!
  接站司机告知他们老板郝忠亮去了太原,吩咐他安排我们住进客栈,先参观平遥古城各处景点,待郝老板回到平遥再接受采访和参观马家大院。言谈中得知司机姓邢,年过六旬,是郝忠亮的助手,年轻时当过兵,与郝忠亮还是同年入伍的战友,退休前在县委机关工作。老邢十分健谈,加上又都是当过兵的人,几句话便联络上了感情,口口声声老战友。老邢帅气人也和气,一路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郝忠亮那艰辛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他的马家大院创业史,听得我们热血沸腾兴味盎然,果然是一个值得书写的传奇人物。
  说话间车也就到了古城内西大街一家位置不错的云鼎轩客栈门前,走进去展目一望,古色古香的客栈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四合院,木制的门楣和地板,睡床是极具特色的北方土炕,夫人说住在这样的地方,才能更好地体味古城的神韵。
  放下行李,老邢告别离去,我与夫人便迫不急待地去欣赏向往已久的平遥古城街景。
  云鼎轩客栈出门就是繁华的西大街,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十分抢眼,大街两旁商铺林立,生意兴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当地特色小吃和各种土特产遍布每个角落,再现了往昔晋中的繁华景象,令游客们目不睱接,趣味十足。满大街都是外国美女游客,但更多的是中国游客美女。大街两旁商铺里的女店员们也打扮得花枝招展,成了平遥古城一道美女风景线,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大饱眼福。
  在步入平遥古城西大街的那一刻,迎面而来的古代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走在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一砖一瓦、屋檐、彩绘、装饰,都透出浓浓的明清韵味,尤其是古城的小巷子,那一排排的老房子,一些已经掉渣的老砖,更能直观看出古城久经风雨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但是他们依然挺立。那一层层的老砖叠加,恍如一本历史书的页页纸张,身临其中,真的有犹如隔世的感觉,仿佛真的穿越到了明清,回到了古代……
  平遥古城没有江南水乡古镇的温婉灵秀,但却有一种历经世事沧桑,风韵犹存的古典美。平遥古城的城墙,城内的所有建筑,总给人一种庄重,实在,古朴与大气,不带半点虚假狂妄的安全美,总让人想走进它,亲近它,靠近它…… 也就在这一刻,平遥古城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古城的宏伟、厚重的城砖、街道的繁华、博大的晋商文化等等……
  此时斜阳离地平线还有一两竹竿高,我和夫人尾随在一支旅游团队后面,从美女导游那滔滔不绝的解说词中了解到平遥古城那巍峨壮观的古城墙、雄跨繁华通衢的金井楼、怀揣精湛彩塑艺术的双林寺、五代硕大木构建筑的镇国寺、汇通天下日升昌、三庙合一琉璃碧瓦的城隍庙、清虚观、古县衙、大成殿等著名古代文物建构和独具特色的商家店铺……边走边看,边看边听,既饱了眼福,又饱了耳福。
  尾随的这支旅游团队只是逛大街看夜景,再说已临近傍晚,各大景点也快关门了。我和夫人跟随在旅游团队后面,虽然享受了美女导游一路免费解说,却一路紧追快赶,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难怪有人说旅行跟团跑得比狗都还快!我们第一次到平遥古城,对这里的历史文化了解甚少,好在从美女导游口中弥补了不少。我们就这样紧走慢跑地从东跟到西,又从南追到北,把大部分街景看完时,街上形形色色的红灯早已经亮了,此时又是一番迷人的景观,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肚儿早已饿得呱呱叫,这才记起还没有吃晚饭。沿途但见满大街都是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小吃店,美女导游特意吩咐过平遥牛肉、平遥碗脱、平遥豆腐脑、曹家薰肉、莜面栲栳栳是平遥古城五大必尝特色小吃。
  于是我与夫人便进了一家号称百年老字号的小吃店,食客不是很多,因早就过了吃晚饭的时间。服务员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女,满面微笑地上前向我们推介店里特色小吃。不但人美,声音也美,比那美女导游的声音还好听。我们要了一份莜面栲栳栳,美女服务员介绍说这可是平遥家庭主妇的拿手菜,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因其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尝此物为人生快事。
  在美女服务员推介下,我们还要了两份碗脱。听她介绍说碗脱是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碗脱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据传说从此碗脱为御膳,于是碗脱名声大震,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了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我平常最喜欢吃汤圆,便要了一份甜茶煮汤圆。美女服务员介绍说这亦是平遥县的特产之一。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平遥人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平遥人善于制作元宵,他们用红糖、白糖、芝麻、青红丝、桂花、果仁制成馅子,然后切成块,表面浸水,用筛滚法在滚动中与糯米面粘在一起逐渐滚成圆形。食用时水煮、油炸、拔丝均可。这是酒宴上最后端上来的甜食,有着令人不能停匙的口味。
  在美女服务员津津有味地介绍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津津有味地品尝三种精美食品,果然名不虚传!
  美女服务员又开始介绍她店里的平遥牛肉,夫人说只有这么大个肚子,实在装不下了。美女服务员说平遥牛肉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汉时就有“卖刀买犊,卖刃买牛,游刃有余”的对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风味独特、久负盛名的平遥牛肉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亚洲各国,史载清末,慈禧太后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将其定为皇宫贡品。
  夫人笑呵呵地说:“你这妹娃子真会说话,看来不消费你的平遥牛肉是出不了这个店门。既然有你说得那样好,那就来一份尝尝,吃不完打包带回客栈当夜宵。”
  美女服务员这才笑眯眯地离开,转眼便把一盘平遥牛肉送到我们面前。但见成色泽红润,肉质鲜嫩。品尝一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美女服务员果然没有半点忽悠的成份。
  用完美食,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大街上欣赏夜景。
  平遥古城夏夜金碧辉煌,仿佛童话世界,让人产生迷幻,吸引着众多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宁静的夏日之夜,沉浸于千年古城与现代灯火相融汇而产生的魅力之中,体验着平遥古城夏夜的快乐。此时已经过了晚上十一点多了,可大街上的行人和大街两旁做生意的商人,都仿佛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尽情地享受着美好的夜晚时光。
  满大街的游客都赞美平遥的夜景之美,简直就是天上人间。游客们手中的照相机和手机一刻也不停地闪烁着,还有不少人用手机自拍杆自拍全家福!
  自从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播出之后,天下人都以为晋商文化在乔家大院,其实平遥古城才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游览区与当地居民生活区在一起,当地常住人口大约6万多人。游览古城大街不收费,消费水平不高,价钱比较合理。古城不大,步行游览即可。只有22个景点要收费,门票130元,美团120元,不想进去可以不用买票。但凡来平遥古城旅游的人,没有不买票进去参观的道理,因为晋商文化集在在这些地方体现。  
  第二天一早我和夫人便出发,决定用一天时间把平遥古城的几处主要景点看完,然后便重点考察马家大院和在郝忠亮身上做文章。
  平遥古城中的景点采取多景点一票制,这些景点多集中在西大街的东端与南大街,所购的参观门票后有一张简易景点分布图,游玩时依此路线即可。我与夫人都是到了免费观光的年龄,自然无须购买门票。
  我们足足用了3个多小时才考察完平遥古城墙,然后又转入城内参观其他景点。
  玩到傍晚时分手机响起,拿起一看却是马家大院郝忠亮打来的,告知他已从太原返回平遥,六点半要在云鼎轩客栈附近的一家饭店请我们吃晚饭。         
  当我和夫人赶到饭店时,郝忠亮早已在那里等候。我抬眼快速扫视了这位传奇人物,一位典型的北方大汉,身材高大魁梧,一张充满智慧的脸,宽额头,高鼻梁,又粗又黑的浓眉下,一双深邃神秘的大眼睛里,折射出只有晋商眼中才有的那种独特光芒,同时也还有一般人又轻意读不懂的内容。
  双方见面彼此几句礼节性的寒暄之后,他拉着我的手,热情洋溢地说:“欢迎远山老师来平遥做客!”
  我说:“感谢郝总的盛情接待,给你添麻烦了。”
  郝忠亮说:“能与你这大作家大导演相识,郝某三生有幸呢!远山老师与夫人第一次来平遥吧?”
  我说:“是的!”
  郝忠亮说:“那就多住些日子,从明天起我便陪两位作家参观平遥各地景点。”
  看来老邢已告诉他我夫人也是作家。
  我说:“我们昨下午和晚上已欣赏了平遥古城街景和夜景,今天用了一天时间,把平遥二十二处主要景点基本上看完了,明天开始考察马家大院和采访郝总。原本只是与夫人前来平遥观光旅游,一位朋友推荐我采写一篇反映你和你的马家大院。”
  郝忠亮说:“老邢把远山老师的来意都给我说了,首先感谢您对我和马家大院的关爱。其实我个人没啥好写的,要写便请远山老师写我们平遥县委县政府,县旅游局、古城管委会和其他有关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平遥县委县政府把主打平遥旅游产业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给予了我们这些搞旅游的人全方位支持,否则我们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搞出这个院哪个院来。没有各级地方政府支持我的昨天,哪有我郝忠亮和马家大院的今天?”
  郝忠亮说话有节奏有韵味,不快不慢,底气十足,落地有声。而且还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这可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说:“昨天老邢已大体介绍了你的情况,我今天又在县城里侧面了解了你不少情况,大家都公认你是平遥旅游产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说你在九十年代初便有高瞻远瞩的旅游战略和思维,四处借钱收集原马家大院散落在社会上的重要物件,为筹建马家大院暗做准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还原四百年前的马家大院,赞扬你简直就是一个奇人和神人!我便迫不急待地想采访你呢!”
  郝忠亮打着哈哈笑着说:“这是他们在神侃,其实我哪有那样神,只不过做了点自己想做的事,客观上对社会有益的事而已。听老邢说远山老师也当过兵?”
  郝忠亮不愿深说这个话题,故而转移了话题。
  我说:“我是六八后三月入伍的,当的是铁道兵。”
  郝忠亮说:“哦,那你是老班长!我是七八年入伍的,在北海舰队舰船上当炮手。”
  我端起茶杯与他碰了一下,说:“老战友,以茶代酒,干一下!”
  一声碰杯响之后,彼此便叙不尽的战友情,忆不完的军营事,一下子缩短了距离,不是朋友胜拟朋友。
  说话间接我们的老邢笑容满面地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士和一个十分漂亮的小女孩,大约五六岁的样子。老邢走过来跟我们打过招呼,又介绍了那位女士和小女孩,原来是他的夫人和小孙女。
  喝茶聊天过程中,悉知老邢夫人的父亲居然是我当年所在部队的一个营长,她从小在军营长大,天下巧合的事都叫我给碰上了,一阵激动之后便有聊不完的话题。
  随后我夫人与老邢夫人聊,女人在一起聊自然又有她们之间的话题,我则与郝忠亮和老邢陶当年各自部队军营情战友情,大家都聊得十分亲热和开心。
  喝茶聊天过程中,郝忠亮提前预订的菜也陆续上齐,晚宴十分丰盛,美味佳肴要有尽有,郝忠亮还说只请我们夫妇俩吃个便饭。酒自然也是好酒,只可惜我与酒无缘一向滴酒不沾。郝忠亮听我说不能喝酒也就不劝,便让我和两个女士用当地特产沙棘子饮料代酒。他端起酒杯以主人家身份致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欢迎词,随着一声碰杯响,大家都是一口干。然后再以战友情相互敬了几个回合,然后便边吃边聊,多吃少喝。
  中途我趁着郝忠亮情绪高涨,便又提到采访他的事,说明自己时间紧张,两三天后必须返回北京处理一大堆事情。
  郝忠亮这次没有推辞,约好明天一早由老邢接我和夫人去马家大院,先参观考察,再与他座谈马家大院的创业史。
  老邢端起酒杯说:“我提议,为预祝远山老师采访获得圆满成功,为早日看到远山老师为郝总和马家大院创作的报告文学干杯!”
  随着一声碰杯响,大家又是一口干。
  第二天一早,老邢便把我和夫人接到马家大院,绕古城墙经过马中选举人街,远远看见“旅游风景区——马家大院”一块高大醒目的大招牌。车在还离马家大院大门口100米处停下,下车抬头望见“马府”两个更加醒目的大字,也许是哪朝哪代一个什么知名人物所题写。此时马家大院已经对外营业,仨仨俩俩的男女游客不时地走进城门。
  夫人感慨地说:“大名鼎鼎的郝忠亮和他的马家大院,原来藏在这条深深的街巷里。”
  老邢接过话头说:“马家大院占地九亩之多,是平遥‘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后经同治、光绪几十年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宏伟精美的建筑群体。共有3座大院、6座小院、房屋197间。大院总体布局鸟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纵观全院,外观高大威严,四周皆清水砖墙,内部富丽精巧,井然有序,代表了我国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模式。夜晚一关门,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呢!”
  进到马家大院展目一看,雕塑精美,花草茂盛,果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
  老邢带我们来到马氏第六代传人接待处,郝忠亮却早已等候在那里。这里是马家第六代传人接待处,里面长期住的却是大院管理的工作人员,因为马家的后人算来应该为第六代了,但至今不知下落,马家是否还有后代在世?无人知晓,马家大院以这种方式期待有一天能找到马家的第六代传人。郝忠亮与我作了简短的交谈之后,便吩咐老邢去安排一个水平最高的导游带我和夫人先去参观马家大院,回头再与他细作交流。
  导游小姐虽不十分漂亮,却十分敬业,带领我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讲,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漏掉一个微小的细节,解说得十分到位,声音跟唱歌一样好听。她介绍说马中选是平遥蔚丰厚票号的大掌柜,在当时的“平遥四大家族”中居首位。马中选生于清道光年间,家境并不富裕,聪明能干,随祖父临症,尽得其学,养成了高尚的医德,得中举人。写一手好字,处世重德和信。一生乐善好施,发扬家传中医,在平遥口碑极佳。马中选一生勤劳创成大业,在平遥置有多处房产。此故居三座大院六个小院,取民俗“三六九”吉祥之意。院内房屋总体布局呈“马”字形,院落共有大门八个,寓意八方进宝。小门24个,代表24节气。院内大门套小门,小门套偏门,偏门套肋门,有主有次,有露有藏,形成迷宫式结构。故居内石雕、砖雕、木雕繁多,文化内涵丰富。故居内保存马家器物千余件,春夏秋冬四季插屏等价值连城,极为罕见。
  导游小姐还介绍说马中选还是乔致庸的老丈人,曾投资过蔚盛长票号。蔚盛长是平遥“蔚”字五联号之一。成立于道光六年(1826),由原设于平遥城内的绸缎庄改组而成,总号设在平遥城内。曾为慈禧太后西行的下榻处。旧址坐西朝东,一进院,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有房屋16间;铺面临街,面阔3间,进身2间。现保存完好,被誉为风水宝地。
  我一路仔细观察,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都是这种封闭结构,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取吉祥喜庆的象征意蕴。走进大院你会被其中的奢华、内涵所吸引。  
  马家大院主人马中选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
  进门的四道门,因怕犯冲平时不可开启,走旁边绕行,有贵人来或节日庆典,才开门迎接。中间那个大大的“马”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这两幅屏风,是天然的大理石磨成,图画为天然形成,非人工所为,天然山水画跃然石上,此乃无价之宝!
  卧房家具陈列。炉灶接连炕内,这是山西典型的卧房结构,也是马家唯一保存未动过的结构,这些物件为原来珍品。
  每见到一处有意境的字画或文物时,导游小姐都要特别介绍,比如那口大水缸,在山西晋商的各个大院中,都有这么一口盛满水的大缸。有人说是聚财用的,水代表了“财气”,其实不是,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它是救火用的,不叫“缸”,而叫“海”。
  那块门匾系马中选的祖父所写“如意”二字,导游小姐解释说“如”像一条腾飞的龙,尾笔像一支点燃的香烛,寓意香火代代延续,“意”像一个跪拜祈福的女子,祈福辈辈平安如意。导游小姐还说只是世事吊诡,马家后代不知所踪,空余这么个大院在这里任游人评说。
  到了二太太大院,导游小姐讲解说说二太太非常有才,但尖酸刻薄,生了一个好闺女,从小培养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这位年纪相当、门当户对的女子,是马中选事业上升期时势在必行的家族联姻。
  走到三太太大院,导游小姐说三太太则是与马中选一见钟情的新式女子。既不是戏文中常演绎的家道中落皇亲国戚家的小姐,也不是落难女学生,更不是风姿绰约的戏子。她可是山西大家族渠家的千金,容貌才识了得。曾陪父亲谈生意做买卖,一商界女强人。马家有了她,才如日中天达到全盛。那栋西洋楼是马中选为三太太修建的楼房,可三太太并没在这栋楼里待很久,这栋楼和附属花园后来和二太太的居所对调了。因二太太看三太太得宠,成天闹得不可开交,三太太大度息事宁人,就把这栋洋楼让给二太太了。
  见到那个刻有龙图案的红木屏风时,导游小姐显得格外兴奋,她介绍说这是慈禧太后特批的。在古代只有皇家才能用龙的图案做装饰,马家为何有此物件呢?因当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逃至平遥时,跟马中选借了五千万两白银,后来慈禧以特批马家可以用龙的图案做装饰和御赐几件宫廷器物将此笔款项勾销。慈禧太后还给马中选的五千万是圣旨五句话是千万要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惜福、千万要知足!五个千万,最后一个要知足,身为举人的马中选自然会明白圣意。慈禧也觉得这样赖账有失风度,于是特批马家可以享受皇家的待遇,比如可以用龙的图案做装饰等。最后又觉得空头支票开得实在过份,便加送了两件宫中珍宝送给马中选以作心理平衡。不过慈禧御赐给马中选的这五句话却成了人生哲理,至今朋友圈亲友间还作为休心养性的经典语录广为传播。
  到了少爷的卧房,导游小姐说墙上的相片为马家唯一的少爷,大太太所生,娇生惯养不成器,这是马老爷最失败的地方,偌大的家业毁在此人手里。
  最后导游小姐又带我们去参观了民间流传“拉不完、填不满的”马家地下金库。金库入口在佛堂下面,出口在戏台上。真是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入口台阶左高右低,先迈左脚,后迈右脚,四方步,不觉得有高差。相传马家金库库存白银500多万两,折合人民币60多亿,金山银山,富可敌国。库内供奉三尊财神,黄金铸造十八罗汉。象征马家做生意,上敬天,下敬地,中间敬百姓。
  参观结束时,我站在制高点俯瞰马家大院,更显得古朴而庄重。四合相连的两层木楼、雕花的木格门窗、印痕累累的青石板天井、诗词楹联、屋顶上的蒿草,构就了马家大院独特的历史和人文气息。我很想对马家大院发几句感慨,却不曾想那导游小姐却抢先说出了我心中想说的话,她说:“马家大院藏在一条深深的街巷里,与平遥那些人头攒动的二十二处景点相比,的确没有多少游客光顾,少了一份热闹与喧嚣。然而马家大院丝毫不逊于乔家大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赞许地点了点头。
  导游小姐接着说:“在山西,大院文化是极其丰富的,有号称“民俗博物馆”的乔家大院、号称“晋商文化博物馆”的渠家大院、号称“长治显赫家族”的申家大院、号称“三晋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中国第一儒商旧居”的常家庄园,却很少有人提到马家大院。究其原因,主要宣传力度不够。听邢助理说先生您是作家,好好给马家大院写篇文章,最好写一部能畅销的长篇小说。听说您还是编剧导演,那就更应该为马家大院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或电影,一定要超过《乔家大院》,一定能超过《乔家大院》!”
  我笑着说:“小姐虽然煸乎得我热血沸腾、激情满怀,却等于把我架到火炉上烤呢!”
众人一起大笑起来。
  我说:“当年那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央视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全世界都知道山西有个乔家大院。甚至天下人可以不知道山西,但没人不知道乔家大院。谁要想超越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比登天还难呢!”
  参观完马家大院,我和夫人便去了马家大院博物馆馆长办公室,也就是郝忠亮的办公室,他既是马家大院博物馆馆长,也是马家大院院长。
  办公室布置得古朴精美,用料考究,工艺精美,雕刻技艺精湛。多为紫檀木,更有甚者为小叶紫檀。那木刻与绘画,精细到让人拍案叫绝。中西结合,古朴中透着洋气!
  坐下喝了几口郝忠亮早为我们沏好了茶水后,便进入了采访主题。主要采访他当年如何把散落在民间的马家文物寻找回来,重新还原了历史上的马家大院。
  下面这段文字是采访中郝忠亮的原话,稍作整理之后归纳如下:
  我的家族原本是平遥县古陶镇北城村本份农民,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息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人田头地头,女人一日三顿饭,围着锅台转。由于受平遥晋商文化影响,父辈们除了种好庄稼,农闲时也在平遥县城里摆摊做点小买卖,其中做得一手绝活,那就是远近闻名的郝家“老豆腐”。传承到父亲这一辈时,把这一特色小吃做得更是锦上添花,不少外地人都跑来向他拜师学艺,他把这门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做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所以郝家后人再也无人愿意做这门小生意,也就是说郝氏“老豆腐”在我这一代人中便失传了。
  我从小亲身感受父亲身上经商的诚信与善心!无论是金钱、物质还是精神。记得我十五岁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在生产队当了一名社员,同工同酬,每天拿到与主要劳动力一样的工分十分,也就相当于八分钱的劳动价值。那时兄弟姊妹都还小,一家十口过日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说穿了就是没有钱。于是我便不安分起来,思考了几天几夜,干什么才能挣到钱。也想过贩牛贩猪贩鸡贩卖中药材,但当时管做这些买卖的人叫牛贩子猪贩子鸡贩子,搞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的墙角,是重点打击的对象,当时又叫割资本主义尾巴。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能挣钱的路子,那就是养兔子。这个不算资本主义尾巴,当时供销社采购站每年必须要完成多少只兔子的收购任务,说是兔子皮毛要出口转内销。供销社便鼓励广大农村社员积极养兔子。家家户户墙上的广播箱里每天都有公社广播站的宣传,供销社采购站的人也每天到家家户户做宣传,但生产队只有我一个人在行动。我买了十只兔子,有公也有母,全家老小总动员,利用早晚扯兔草,到了年底便发展到了一百多只,当年便见效,收入七八百元,母亲高兴地说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乡亲们见喂养兔子有这么大的搞头,于是也就纷纷到我家来买母兔繁殖,把我家公兔借去喂养一段时间,若配上种后便把公兔还给我,另给我五块钱。若没有配上种,接着继续喂养,直到配上种为止。对那些特别困难没钱买兔子的家庭,我便把公兔母兔借给他去喂养,待母兔怀了孕下崽后送我一只小兔子。就这样在我的带动下,全村儿里的人都在养兔子,家家户户的社员都有了收益,同时也帮了供销社的大忙。
  后来我又到生产大队办的砖厂去做砖,先是用手推车把做好的土坯砖运送到砖窖去烧。在一次突然发事件中,我临危不惧化解即将发生的重大事故,厂长居然让我让我学会了烧砖,当起了坐镇指挥的师傅,每天拿到了两份主要劳动力的工资,每天还有几毛钱的补助,年底既能多分口粮,又能多分钱,我们家庭的生活大有改善。
  后来我又决定到部队磨练意志。
  一九七八年三月,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海舰队某舰艇上当了一名填炮手,后来还成了标兵,年年派去参加中队、大队表演。解放军真是一所大学校,在五年军旅生活中,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学人生,什么都学。按我当时的情况完全可以提干,我却想方设法要求退伍,部队首长千方百计挽留我,我却毅然放弃军官这个神圣而又旱涝保收的“金饭碗”。
  八十年代初像我这种退伍兵地方一般都会安排工作,至少也能到工厂去当个小工人,我却再一次放弃了“铁饭碗”,开始了自主创业的生涯。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部队当兵时便做了一笔生意,尝到了做生意赚钱的甜头,感受到了做生意赚钱的乐趣,于是才下定决心走经商做买卖这条路的。那是我在部队所在地发现菜刀每把价格出厂价九毛钱,而在我们当地却是三块钱。于是我便利用探亲的机会买了八百把,装了四大箱。一路上不是坐车就是乘船,车站码头带这么多刀具居然轻意过关,这要放到现在简直不可思议。我一个人为什么能带走四大箱刀具的呢?原来我在部队通过关系买了两条“大前门”香烟,这在当时算是最贵重的好烟了。于是我便一路在上下车、上下船时,跟乘客敬上一支香烟,说上几句好话,人家便帮我搬扛这些刀具。那时候的人特别单纯,人与人的关系也特别容易靠近。要放到现在,要给多少钱人家才愿意帮这个忙。就这样一路转去转来运回家中,送给所有亲戚每家一把,然后以每把一元六毛钱的价格转眼销售一空,净赚了四五百块。初试牛刀一次小小行动所赚的钱,比当了五年兵的退伍费还多了好几倍呢!
  有了卖菜刀赚的这笔钱和退伍费做本钱,我便在平遥城里做些小买卖,有亏也有赚,有苦也有乐。后来又在石家庄等地做起批发袜子和皮鞋的买卖,虽然吃了许多苦头,但还是赚到了不少钱,于是我又在平遥古城筹划创办“百川通”博物馆。
  在妻子儿女们的大力支持下,一九九八年我又成功开发了“汇源当”博物馆,赢得了游客对博物馆认可,成功架起了游客进一步认识了解平遥旅游文化的桥梁!
  随后我又干起了收藏有艺术价值或有观赏价值的古旧家俱和艺术品。
  记得2000年初夏的一个下午,我在一位古董商商货中,一件稀有“小叶紫檀屏风”深深地触动了我,通过对此爱物的收藏,了解到历史的追溯是曾经辉煌清末的“马家大院遗物”。从那一刻起,父辈们口碑相传马家大院马举人的历史经典故事就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在我以后收藏古董的日子里,更偏向搜集、收藏马家大院的珍品,“重现马家大院”的梦想,在我心中也就油然而生!
  寻找收集散落百姓家的马家遗物,我没放过平遥全县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还足迹遍布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内蒙、陕西等广大地区,其间甜酸苦辣的滋味,只有天知地知我自己知了。搞收藏花光了这些年的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好十几万,最后又拿房产作抵押贷款几十万,爱妻却毫无怨言,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着的行动,她坚信我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在收藏过程中,有一件事对我感触最深。记得八年前我去省城一位古董收藏家做客喝茶,主人收藏多年的一张“小姐床”映入眼帘!这不是一般精工细作,而且从外框气势细节,看得传统工艺十分讲究,足以让内行界羡慕。聊天时谈及收卖价格,竟高出市场行情好几倍,由于囊中羞涩,无奈之下只好放弃收买的念头。主人却在津津有味地讲述他收购这件贵重物品的经历,原来竟是来自平遥县城的大户人家衰落的马家!霎时,我心中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不管千难万难,我也要找回马家大院的原物。不管千难万难,我一定要让昔日马家大院重现在世上面前!
  当时我想,只有价,我就一定要把这件珍贵文物收回放到马家大院。时隔半年,日日思慕,为了自己事业的需要,非此物不可,再次赶赴省城,多次讨价还价,最后以高价收回,终于完璧归赵!
  乡村收集搜寻古董,也是我时常光临之处。2013年秋季的一天下午,我在一农家小院门前发现两条大板凳,宽厚敦实,外加雕工,格外抢眼。我寻思这板凳一定很有来头,居然却在农家院当普通的日常家具。怀着好奇和喜爱之情,上前打探问这两条板凳的来历知,原来是他远房亲戚家的遗物。比这板凳好的都没了,“文革”期间当四旧全给毁了。他远房亲戚家的祖上是平遥四大巨商之首,马家大院大老板马举人马中选!这让我心中大喜,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功夫!当即我用高价收购,这家房主说有纪念意义不能买卖,并非价格高低原因。我说明我的用意,是为开发马家大院收集马家遗物,希望能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乡村人就是比城里人厚道,听了我的用意,当即决定送我,而不是卖,给他多少钱也不卖。说他们也是马家远房后人,能为马家做点功德之事,也是为自己积德行善!
  我真感激不尽,事后,以生活所需物品,米面油用品送于这家生活并不宽裕的农户。
  以后我又向当地各级政府暨有关部门了解马家大院百姓住房情况,递交了自己想重现马家大院的申请报告暨可行性分析,当即得到了平遥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于2008年启动开发,在安置租赁户住房同时,开发修整兼行!
  历经5年时间的筹备运作,“马家大院”于2012年初见规模。
  “马家大院博物馆”的大门也正式向游客敞开,2014年在政府部门支持下进入通票,资金的回收运转,后期工程逐步而行。2015年开发二太太院,2017年开发三太太院,如今三院大规模呈现。
  平遥“马家大院”的成功再现,首先离不开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离不开省市县各级政府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否则我郝忠亮的梦想将永远停留在梦中。我所做出的一切,也离不开亲人们的理解与大力支持。慈母年过九旬,至今依然是我事业上的精神支柱!
  郝忠亮讲到这里便停住话头,说:“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找时间再给远山老师讲我过去的故事。”他看了一下手机说:“都中午一点多了,请远山老师夫妇就在家中吃个家常饭。”
我们随郝忠亮走进餐厅,他又出去搀扶进来一位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的老太太,介绍说这是他的母亲。我们连忙站起身来向老太太打招呼问好,老太太只是微笑着给我们点头做手势,郝忠亮说他母亲身体什么地方都好,就是耳朵有点背。不大一会儿饭菜便上齐,果然是当地有特色的农家饭。席间只有我们四个人用餐,郝忠亮说他妻子前几天不慎扭伤了腰,行走困难也就不能出面。孩子们也都各自忙自己的事,也都不能过来作陪。
  我和夫人礼节性地向郝忠亮表示感谢,然后便动手用起餐来。
  郝忠亮不时地给他母亲碗里夹菜,和颜细语,母子情深,好一幅孝子图!
  饭后郝忠亮开车送我和夫人回云鼎轩客栈,精神状态尚好干脆也不休息,夫人沏上茶就坐在环境优雅清静的大院里听他继续讲故事。郝忠亮知识十分渊博,不仅讲他艰辛曲折的人生历程,也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晋商文化,还讲上下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谈过去谈未来,侃侃而谈,充满哲理。讲到个别单位对他的不理解,以及个别人对他无端伤害时,却充满着对他人的包容胸怀,以德报怨,表现出一种很高的境界。比如当年随着平遥旅游向纵深发展,景区经营者众多,景区规模小,散弱现状已成了“紧箍咒”。一方面由于投资主体参差不齐加上利益驱使,致使竞争激烈且无序,使各景区利润空间大大缩水;另一方面各景区营销各自为战,消弱了平遥旅游品牌推广力度,也导致平遥旅游整体市场推广受到制约。平遥旅游业已酝酿一场大的变革,从“群雄逐鹿”到“一统天下”,是推动平遥旅游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点睛之笔。
  郝忠亮认识到了平遥旅游的发展趋势,主动配合政府规范旅游市场、整合旅游资源,创新理念,走集团化经营、运作发展之路。
  然而郝忠亮的合理建议却触及到了不少人的利益,在各种势力的挤压下,平遥古城已无他郝忠亮的立足之地,被迫卖掉“百川通”和租赁出“汇源当”两处博物馆,带着妻小到太原去卖平遥牛肉,这一走便是十年。当然牛肉卖得也有声有色,在太原一提起郝忠亮的平遥牛肉,那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郝忠亮在太原卖牛肉期间,在门前捡到了一只大提包,提包里有七万元人民币,他居然坐地等待失主两个多小时找上门来取回,这在那个时期七万元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感激得失主当场跪下给郝忠亮一连磕了几个响头。他的拾金不昧事迹一时间在太原传为佳话,据说市里有关领导还专门接见了他,也为他以后在太原卖牛肉大开方便之门。
  郝忠亮讲述他艰辛曲折的人生经历时,始终充满着乐观主义情绪,不像有些成功人士作报告或在电视台做节目,讲述大同小异的苦难和共同的不幸遭遇,诸如吃方便面蹲火车站候车室一瓶矿泉水喝两天……讲得自己成了泪人,也感染得台下观众哭声一片。
  郝忠亮却笑着对我说:“虽然创业路上多艰辛,但分享却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郝忠亮从下午三点一直讲到晚上十点,中途在客栈旁边饭店吃晚饭也不停地讲,几乎把他的所有故事全部储存到了我的脑海里。
  晚上我与夫人进行了长时间地商讨,郝忠亮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的传奇人生可以创作一部通俗长篇小说,但却不能把采访他的那些内容原原本本地发表在杂志上。
  郝忠亮是一名优秀的,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晋商企业家。他创办民营旅游企业平遥“马家大院”,十几年来,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平遥旅游产业的不懈追求与探索、不断创新与开拓,让我们领略到一名平遥旅游开拓者、先行者的风范。
  郝忠亮是一个敢想敢闯,可称为平遥改革初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郝忠亮在部队放弃军官这个旱涝保收的“金饭碗”,退伍回乡又放弃了众人羡慕的“铁饭碗”,开始了自主创业的生涯,许多人把他当傻子。赚到钱后又去搞收藏,不少人又把他当疯子。都认为这是“把钱投到水里去,打水漂都没有声响”。后来又做起开发“百川通”“汇源当”“马家大院”的春秋大梦,人们更觉得毫无经验的郝忠亮搞旅游开发无异“天方夜谭”。
  当初压力不仅来自工程和资金方面,还来自于村民百姓和社会各界的质疑。人们普遍置疑,认为郝忠亮搬迁不是开发旅游,而是个人有野心。郝忠亮顶住来之各方面的压力,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对马家大院原址进行全面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的模式,彻底对原始建筑及风貌体系的规划、保护,彻底对老院内涵挖掘、文化灌注。
  “等着看笑话”,是郝忠亮在前些年里听得最多的话语。“创造传奇”,同样也是郝忠亮在这两年里听得最多的一个词汇。从“笑话”到“传奇”,一个濒临消亡的“马家大院”,就这样艰难地被一位有志之士拯救下来,并在涅槃中重生。
  据此,郝忠亮大胆走商业创新模式,大胆投资开发以濒临消亡的马家大院,最终实现“马家大院”再造的伟大梦想!
 
 
  远山简介:
 
  作家、编剧、导演。至今发表出版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500多万字,其中多部获奖并搬上了银幕和银屏。1985年步入影视圈,先后自编自导各类题材的影视剧四十多部,其中多部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