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一叶扁舟任平生

芳菲2021-01-23 10:19:42
 

一叶扁舟任平生
——记法官作家杨舟平

作者:芳菲

   题记:他是“凤翔徐志摩”,他是 “风月”俊才子,他是铁杆大“法务”,他是文学好“战士”,他是凤翔法官作家杨舟平。

  一直想写我心目中的文学偶像——杨舟平先生。
 
  最初的最初,是在《一览文学》《凤翔视窗》上,频频看见他的名字。初见他是在老年学会一次会议上,他分享自己撰写的一篇老年人法律维权论文,内容纯干货,很真诚。后来得知他还是县老年学会的特邀研究员,每年都有涉老论文发表,频获国家老年学会优秀论文奖。
 
  再后来,《芳菲随笔》常常向他约稿。他写作慢,但极严谨,多次,他在深夜将文稿修订完成发给我,并附上一句:“哥答应你的事,一定办到!”
 
  他文章的质量,在文友中的威望,他庞大的朋友圈,会给《芳菲随笔》带来极大的浏览量和美誉度,所以我常视他为平台的“福星”,一见面就问他:“可有大作?可否投稿?”
  一次座谈会,聆听名教授讲秦战争史,我赞叹说:“教授!知识太渊博了!”我的大BOSS说:“教授这样的人,不是我们能够评价的!”我深感惭愧,同样觉得杨舟平先生这样的“高人”,非我能评价,更非我能“描画”。
  舟平先生属“潮人”,最近又玩起了抖音。在抖音里,抖个人风采,抖文学动态,抖人生哲理,收获了男女粉丝一大堆,有渐成网红之势,如果我不及时跟进,他彻底“红透”之后,恐怕我撵都撵不上。
 
  他常说:“我写作就像鸟儿唱歌一样,不让我‘唱’才难受呢!”所以他每日起早贪黑,八小时之内,一边敲法槌,一边说“本院认为……”八小时之外,仅2020年,他就在《人民司法·天平月刊》《散文选刊》《西安日报》《西部法制报》《文化艺术报》《宝鸡日报》《秦岭文学》等纸媒发表散文49篇。
 
  “凤翔徐志摩”
 
  其实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很“红”了。
  《芳菲随笔》编辑张敏说:“杨老师作为一名让人肃然起敬的人民法官,一手高举理性的正义之剑,身正示范,一手紧执感性的风月之笔,抒写人间……”
 
  “一手剑,一手笔”我觉得他像纵情恣意的自由男神,挥洒着自由之光,照耀着文学众生。凤翔由此掀起了一股“自由男神”崇拜热,一批女粉“围堵”,一时凤翔“街窄”,加之他中等瘦削的个头、戴着眼镜的儒雅、干净得体的气质,酷似民国徐志摩,女粉们索性昵称他为“凤翔徐志摩”。
  在凤翔,“志摩”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除了风神俱飒、文采出众,更要夜夜点灯熬油,天天宵衣旰食,时时汗水付出。
 
  但在辛苦之余,众女粉发现了他内心“康河般的柔波”,开始“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你听,众女粉的咯咯笑声,就证明了这一切。
 
  江湖传说,在凤翔,“徽因”很多,但能附上舟平先生的人品与才情的,没有几个。足见先生文之佳、才之高、貌之美,他外形儒雅、内心馨宁,实为雍城不可多得的文学才俊。
 
  说实话,最初我的写作以时尚、新颖、快手著称,颇不大以为然于舟平先生的散文,但当我自己真正搞散文创作时,发现要写好一篇散文实在太不容易了。
  我就开始深深地佩服他。他的作品文字严谨、行文顺畅、字句和感情结合得严丝合缝,就像金字塔的砖石一样,牢牢嵌合在一起。
 
  他的作品又如盛装的美人,增之一字则肥,减之一字则瘦,文章的意境、节奏、结构处理得当,一切恰到好处。
 
  他的那篇感情和节奏处理恰当的亲情散文《回忆母亲》,让我看一回,哭一回。
  生于雍山脚下中医世家、上世纪60年毕业于凤师、70年入党,因为识文断字,曾担任过大队会计等职务的母亲,手很巧能做花圈、花馍和香包的母亲,不幸罹患重病,多方救治后仍撒手人寰。舟平先生觉得自己百生也报答不完母亲的恩情,他多次提笔却总是泪随笔下。
 
  舟平先生写道:“好日子来了,母亲却不在了……人的一生抱拳而来,撒手而去。在自己的哭声中出生,在别人的哭声中离世。”
  这篇文章多次看哭了我,一个刚刚强强的男子,竟背负着这样的母子深情。
 
  写文章,是写自己,也是写别人,更是写众生,他在写的过程中,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内心突围,用千万种思绪涌动的内心井然,向你传递着生命的最大共鸣。
  那年夏,当我的亲人也面临同一种疾病的折磨时,我就把舟平先生的这篇文章,翻出来看,看着,哭着,比照着,渐渐懂得在生命几近雷同的境遇里,我们该如何自持并自救?
 
  “风月”才子
 
  ​“笔耕文坛四十载,此情不关风与月。”2019年春,杨舟平先生散文集《情关风月》出版。这部集子收录作者30多年来创作的优秀散文作品89篇,分为悠悠乡愁、难舍亲情、心语心愿等8辑,逾25万字。
 
  记得第一时间手捧一摞《情关风月》,我特别激动,立即为《芳菲随笔》编辑部和热心读者分发此书,然后迅即着手组稿、编辑、连夜推送《喜讯!杨舟平先生散文集<情关风月>付梓出版》。
  我将自己内心的惊叹和讶异诉于舟平先生时,他却抿嘴笑笑,平静地说:“我出书就像鸡下蛋一样,有蛋就要下,不下憋得慌。”
 
  他还说自己是“卖豆腐”的,偶尔发一个“豆腐块”,便窃喜不已。而现在他将“豆腐块”玩成了“豆腐宴”,则几近狂喜。
 
  《情关风月》中,那个第一次骑轻骑下乡不会熄火的“年轻法官”,那个徘徊在凤翔街头的文学青年,那个《别离在春天》的“老丁前辈”……跃然纸上;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个点灯熬油,无数次殚精竭虑,才有了这本墨香四溢的新书。
 
  因为编辑“芳菲随笔”的缘故,我编发过舟平先生的多篇作品,《仰望雍山》《始皇陵前话始皇》大气皇皇;《搬家记》《女儿出嫁了》儿女情长;《谈亲情》《人间最暖是温情》《话朋友》老友在堂;他的《老陕咥面》看得我涎水直流,他的《情关风月》被我自作主张改名为《红玫瑰or白玫瑰》,平台发布后点击量超高。
 
  品“豆腐块”不足以完全品味作者浓浓的烟火气息,而品了这桌“豆腐宴”,水煮豆腐、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等各式的滋味,让凤翔的作家们唇齿留香,终生难忘……
 
  李耀武赋诗道:“笔耕不辍几十载,付梓宏文煦日来。风月情关千古事,扬帆高远洞天开。” 
  宋力行叹道:“杨主席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却有一颗善感多思、敏锐博爱的心。” 
  周龙岗说:“家国情怀义薄天,法官肝胆爱更绵。苍生常记呕心抒,巨著宏篇颂华年。”
  刘晓兰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杨先生身在名利场中,却偏偏忘记了名利,靠近了风月,抒写了美好。” 
  程娟说:“谢天谢地谢朋友!主席以此句作为自己文集《情关风月》跋的结束语,足见他豪爽谦卑的儒雅性情!” 
  张敏:“高举义理的法官,到底怀有一颗怎样可感可歌的情怀呢!听杨老师讲历史、讲生活、讲人情,娓娓动听。” 
  赵红娟说:“杨老师给人的感觉始终是温暖、儒雅、庄重,书如其人,人如其书。” 
  冯媛:“风流倜傥、温文尔雅、雌雄同体的杨舟平先生,阳刚与理性集于其一身,于秦汉关隘里倚天长啸……”
 
  众人回味于一场盛宴的欢喜,也一一细数《情关风月》中,杨先生那些熨帖温暖的瞬间:带上八旬的老父亲逛北京,给辛劳一生的母亲单独立座墓碑,送给出嫁女儿的祝福与疼惜……
 
  杨先生那些思接古人的宏远:与秦始皇、苏轼、方孝孺、拿破仑、张作霖、段祺瑞穿越时空隧道,谈天说地,话古论今,意犹未尽……
 
  萦绕身心的便不仅仅是《情关风月》的淡淡墨香,还有“风月”才子杨舟平先生那历史烟尘中的趣闻轶事、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山水间的物我两忘……
 
  铁杆“法务”
 
  《情关风月》成书前后,舟平先生的很多文章,我都读过、编过,也感动过。我特别感动于他写给普通人的法苑夜话,写给法律人的《法律与钓鱼》《天理国法人情错杂谈》等文章,洋洋洒洒,文采飞扬,既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又闪烁着法律的光芒。
 
  我一直觉得学法用法的人,在生活中理性要大于感性,文章中的理智要大于感情,但舟平先生却是人间少有的仁心仁义的法官。
 
  他说“天理就是天然的道理、法则,是人的良知,人情就是人情世故,人之常情,法官办案只有做到重天理依国法顺人情,办结的案子才能让当事人服气,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30多年的法官生涯中,他办案无数,很少有信访,多次被评为优秀法官。
 
  舟平先生之仁心仁义还在于,他对朋友和弱势群体、陌生人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求助,无不尽力解答,耐心解释,提供最大的法律帮助,竭力做每个人的铁杆“法务”,因为他是法律专家库成员,县法学会副会长,高级法官。
 
  人一辈子至少必须有三个朋友:教师、医生和法官,教师关乎成长、医生关乎健康、法官关乎规则,能有一个法官朋友,让你在一个有规则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井然有序,安静地生活,这,大约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舟平先生作为凤翔最能写的法官,最有理性思维的写手,堪称凤翔文坛奇迹,而他本人修为高远境界高存,退能独善其身,达则“法”济天下,为人为文,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法官、作家的差别属性和叠加下,更基础更共同的应该是生而为人的属性。先生作为凤翔最能写的法官,既有职业法官的特性,也有文人作家的性情。
 
  他的许多文章也恰恰是他的法官属性与文学属性最佳组合的呈现。
 
  在文章里我们看到了他风风雨雨四十年的成长故事和办案历程。他说:“愿慎独慎初、守法诚信、平等公平,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心有所往,行有所止,任何时候不越雷池法律半步应成为我的习惯和信仰。”
 
  他做了六年的民庭庭长,如今仍担任法院领导职务,办过无数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于是他就在“法苑夜话”里,理智清晰地娓娓道来:“跨越婚姻断裂带,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需要爱、包容和奉献精神,家不是讲理讲法的法庭而是讲情讲爱的港湾……”
 
  那个骑着自行车办案,穿着灰色短袖审判服下乡归来的法官——舟平先生严肃认真的敬业精神与善行品格,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说:“法官应该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但像农夫一样说话。”先生的写作既有哲学家的严密,又有农夫浅显易懂的表达,他的文章基本全都是大白话,从来不掉书袋子。
 
  杨舟平先生的思维模式是对概念和事实的精准把握,他的做事说话写作都是严谨的,理性很强的,这是他的职业个性和让人敬仰的为文特点。
 
  文学战士
 
  如今,舟平先生的文学创作走上了快车道,今年眼看他的第二部散文集《一城烟雨》也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
 
  曾经我把《情关风月》的发布看作凤翔文坛的一件带有新闻时效的事,一事过后,万事忙起,我无暇再细翻他的书,直到某日文友小梁写了一篇《趣味人生——读凤翔作家杨舟平先生<情关风月>心得》,我惊觉,我是不是对身边的这座宝藏还挖得不深、挖得不透?
 
  复翻,发现舟平先生的文字,若老酒越放越香,越有味道,又如良药,可疗愈人心。我在他的文字里,时时能找到生命的追思、拷问,亲情的温暖、相依,过往的美好、纯粹。
 
  翻看《那年高考》,我仿佛一瞬翻开了舟平先生的青春:那个瘦削文弱羞涩戴眼镜的小伙子,那个怀揣梦想永不放弃的高中生,那个苦心笔耕四处投稿的的文学青年,他的青葱岁月,历历在目。
 
  人一辈子,与时间厮战,攻城掠寨,与时光为友,各自奋斗,如若不用一种方式为生命留痕,那你涉水过河,竟如流星划过天际,获得几许秒赞后,了无半点痕迹。
 
  曾国藩一辈子“结硬寨、打呆仗”,用“未来不迎、内心不杂”对抗宦海沉浮;黄永玉说自己是“称雄板犟,撒恶霸腰”之人,他以传奇人生、高龄写作抚触人心;舟平先生貌似文弱的表象下是无比刚硬的生命质感,他在文字江湖里扬帆破浪,舟行千里,在俗世烟火里,厚植仁爱,海阔地平。
 
  他说:“没有什么静物可以逃避时间的爪牙,唯有将其转存于文字容器。”在这个容器里,他不管不顾,肆意挥洒,纵情升华。
  他说:“人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的内心丰满润泽,开阔大气,平和安静,谁人可敌?哪个能比? 
  他说:“写作对我来说,成了一种信仰。”
 
  信仰不用催,不用管,自带使命感。别人劝他别那么辛苦了!写文章又不挣钱,何必呢!可他觉得,人活一世,总得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他把如此强大的文学心脏包藏在如此儒雅的法官身躯里,多少会有些压差,所以,他时时以文字之强,匹配内心之刚。
 
  想要看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所以,我们才会在始皇征战的加冕之地,商鞅变法的立信之所,历史风华的先秦故里,大美雍州的沃野之上,聆听一位写作者最真诚也是最强悍的内心声音。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千年来的凤翔文人,大多视苏轼为“精神教父”,愿意如他一般拥有大气快意的人生。
 
  舟平先生也一样,他用他看不见的力量,实现或者追求“一叶扁舟任平生”的愿望,创造了独特而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所以,舟平先生将他的第二部散文集命名为《一城烟雨》。他在跋《文学是我一辈子的爱好》中写道:“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我一辈子的爱好。”一辈子的爱好,一辈子啊!
 
  可见他上了文学这只“贼船”“贴赔枣卖米汤”“挖着卖脑髓”“四十多年的坚持”“在无人喝彩的舞台上一个人吼”,在一城烟雨中,守着生命的点点微光。
 
  但先生的文字,日日表现得比原来更潇洒、更通透、更有力道。作为同道而行的我辈中人,我为他喜!
 
  《一城烟雨》,是痴恋,是向往,是收获,是迷茫,是盛开在绝地里一朵浪漫的花。
 
  许多作家常常会有“绝地”之念,那什么是绝地?是那虎狼在旷野寻食、野牛在深雪掘草、苍鹰在云端徘徊,是那无氧、无绿、无食的境地,是物质的匮乏和决绝的生命状态。
  但是人的精神,永不可陷入绝地,舟平先生写作,是用笔来挑战自己的精神绝地,他实在是一名握笔的文学战士。
 
  在凤翔,这位战士所在的凤翔作协有三驾马车——《芳菲随笔》《时光捡漏》《雍州文学》。
  近年来,三驾马车拉着的凤翔作协会员创作势头迅猛,小说蹿红、散文获奖,大刊发稿、丛书出版,氛围培养、“草根”丛生,以鲁旭主席、舟平先生等人为引领,大批写手通过如椽之笔,抒写凤翔故事,传播大美凤翔,增加凤翔美誉度和凤翔人的精神高度,厚植凤翔文化记忆、人文遗存、精神地理,在凤翔掀起了一股“文艺复兴”的浪潮。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战士?
  这个战士,把几乎要湮灭于历史风尘中的“关中八大怪”,用精细的笔触一一挖掘出来。“八大怪”就不单是一个凤翔乃至整个关中地区的民俗现象,成了一种文学意义,文字标签,成了雍州文坛的一段史话。
 
  我觉得凤翔不应该只有“八大怪”,还有“九大怪”,那就是“断案写作都能行的”法官作家杨舟平先生。
 
  2020年1月14日

 
  作者简介:
  芳菲,真名李昊穹,宝鸡市作协会员,《芳菲随笔》文学平台主编,散文作家。
 
作者:芳菲
来源:陕西文艺百家
https://www.toutiao.com/i6920578140159001103/?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2&timestamp=1611324879&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101222214380101331082242330C58C&share_token=999da566-33e9-4d52-8abb-46825e1d634f&group_id=6920578140159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