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刍议国学中的传统中医学

萧劲风2020-11-06 11:19:46
 
 
刍议国学中的传统中医学
 
作者:萧劲风
 
  国学在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从前秦文化到清末民国,国学成为中国人的筋骨、血肉,中华文明皆为国学营养的细胞血脉所贯穿。不同时代因政治的需求而不断调整纠偏,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某一学派更好服务封建皇朝。但无论何种纠偏传统中医学始终以中庸立本的方式,成为皇帝、王公大臣们所依赖的一种调理身体、健康身躯的保命之术。王朝的大臣们政治观点可以不同,治国之道可以大相径庭,但是,保命之术必须符合身体的需求,必须按照身体的状况施之以药、用之以医。否则,用错了医药就可能一命呜呼。
 
  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易经》医经不焚,易学家、医学家不坑。到董仲舒倡导汉武帝实施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至清朝的康乾盛世的“文字狱”,封建帝王的治国理政选项中,唯有传统中医学,在历朝历代的轮替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越是盛世清明,越是名医辈出,并且各种版本中医药的书籍,大多数能够在王朝更替的战火中得以在民间,或者在皇家御书房得以留存。
 
  一、易经为中医的根本之学
 
  从结绳记事、河图洛书、仓颉造字到甲骨文再到“文王拘而演周易”,远古几千年的发展使汉文化以文字形式传承至今,这条文化发展的主脉络,上启五千年,下承五千年。文字真正形成在前秦时代的石鼓文、甲骨文之后的竹简文化。大量口口相传的文化,刻于竹简上,才能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得以弘扬光大。
 
  易经之学,从先天八卦到后天的周文王画八卦,只有方位的偏差,并无五行的不同。因此,有的学者言,先天八卦的基础是一部古人观察星空与人和大地关系的天文奇书。后天周文王通过研究先天八卦之学,而形成的后八卦的易学,不过是文王因生于西北,故为乾位,是为武王伐纣形成的舆论基础造势。
 
  但是,无论后人如何辩驳,文字是点亮《易经》的火把,并且文字由易经中分化出精神层面的阴阳,学术层面的儒、墨、法等诸子百家,而中医学家之祖的扁鹊,也恰逢其时出现在百家之中。
 
  扁鹊生于华北平原沧州市任丘的古鄚州,也即今天的雄安新区的白洋淀东岸。扁鹊以砭石、针灸及切脉闻名于世间,其著述的最早医学著作《难经》《内经》,奠定中医学切脉诊断之法,被中医学界尊为医祖。
 
  春秋法家韩非子留世的名文《扁鹊见蔡桓公》中,精短文字中折射出扁鹊医术的高超。公元前357年扁鹊渡过黄河来到齐国都城临淄。拜见创办“稷下学宫”广纳天下英才的蔡桓公田午。两人相见,法家韩非子做了精彩的著述。
 
  桓侯接件扁鹊时,扁鹊望着桓侯的面色说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寡人无疾”,桓侯答。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人说:“医之好利,好治不病以为功”。五天后,扁鹊又见桓侯说:“君有疾在血脉,不治将深”。桓侯答曰:“寡人无疾”。再过几日,扁鹊拜见桓侯时郑重说到:“君有疾在肠胃,不治将深。”桓侯没有理睬扁鹊。再过几日,扁鹊再见桓侯时,看到桓侯的脸色时,吃惊间溜走了。桓侯派人追问原因。扁鹊说:“病在腠理,烫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醪火剂之所及;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不久桓侯病发,派人请扁鹊医治,扁鹊已取道魏国,跑到秦国去了。最终桓侯病重,医治无效而亡。
 
  扁鹊开创了绿色医诊的“望闻问切”,并且,麻醉术、经络放血疗法、推拿、按摩、植物汤药、外敷药膏等传统中医的绝大多数医技,皆源于扁鹊医术的传承。
 
  司马迁《史记•扁鹊传》中记载,扁鹊有透视人体五脏六腑之眼,谓为神医。
 
  扁鹊之神在于大量的行走民间的医学临床实践,外加望闻问切脉诊的经验体会。如若说神医,不如说扁鹊悬壶济世,广行善举的行动和实践,被广大人民神话在人间。易经中,简易、便易、不易,生活在东周时期的扁鹊,也正是易经、巫术广为盛行的时代。可以肯定的说,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八卦、玄学等内容深刻影响了扁鹊行医生涯。否则,扁鹊不会出现在秦国都城咸阳,在简易的平民病人家中诊治了大量病人。因此,可以断言《易经》是医祖扁鹊当时必备的读物。从相传扁鹊留下的医书《难经》《内经》中可以看到一些治病需天人合一的环境和面诊辨疾中,《易经》中所论述的端倪。
 
  二千多年前,法家韩非子用言简的笔墨记录了医学家扁鹊与蔡桓公的精彩故事,说明当时扁鹊的医术已深入影响力其它学派。
 
  二、《黄帝内经》国学的精粹中医学的始祖之著
 
  《黄帝内经》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形式而成书于前秦、西汉时代的传统中医学巨著。书中之内容涉猎医药、诊断、治疗、病理学、病理环境学、病理天文学及解剖学、生理学等多方面内容,既可称为中医学之经典,又蕴含了人与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是一部稀世奇书,中华医之始祖的医学著作。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一书中指出: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时之言,亦非一人之言。《史记•扁鹊传》中有关医理的内容,与《黄帝内经•素问》的内容大致类似。但后者却朴素、原始得多。据有关学者推断,《黄帝内经》应是扁鹊时代以后,仓公时代之前的作品,也就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一部医学经典之作,在当时可称为皇皇巨著。前秦时期,书本是以竹简制成,东汉才有造纸术。所以用汗牛充栋称《黄帝内经》一书是实至名归的。
 
  《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关于阴阳清浊的论述,可谓精辟。
 
  皇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
 
  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者另之奈何?
 
  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大致意思:黄帝说,我听说人体的十二经脉与自然界的十二经水相应,水色的青黄赤白黑不一样,清浊也各不相同,而人身的血气都是一样的,其相应的状况怎样呢?
 
  岐伯答道,人体的血气,假使能够一样的话,那么推及天下的人也就相合为一了,哪里还会有变化的情况发生呢?
 
  黄帝说:所谓阴清而阳浊,浊气之中有清气,清气之中有浊气,清气和浊气怎样分别呢?
岐伯答:气的大致区别;清气是上注于肺脏的,浊气是先下行而入于胃腑。胃腑的浊气化生的清气,又能上升于口,肺脏的清气所化生的浊气,又能下注于经脉,内积于气海。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篇章中,人体阴阳与日月对应的关系更堪精彩。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舍之于人奈何?
 
  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应以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阴阳与日月和身体的关系,被古人总结分析的很精确,这也是中医学不仅研究出局部治疗的医术,而且,论证出病与人体、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中国古代医学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诊断。在大自然中阴阳的缺失而致病是根本原因,而不是针对身体局部出现病变、而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片面局部的西医治疗,这就是传统中医学的伟大之处。
 
  《黄帝内经》精粹部分可归纳为:筋的病症治肝;骨的病症治肾;肌肉的病症治脾胃;血脉的病症治心;皮肤毛发的病症治肺。肝病先调理肾、膀胱经;肾病先调理肺、大肠经,肺病先调理脾胃经,脾病先调理必经小肠经。总之,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气足,百病不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巩固脾胃功能,气血充盈,中土厚实,五脏六腑才能健康运行。
 
  三、太极阴阳与天干、地支的关系五行、五味、五音及五脏、五常的关系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十六阴阳,十六阴阳生三十二阴阳,三十二阴阳生六十四卦……《易传•系辞上传》,相传为孔子著。
 
  两仪为阴阳(或乾坤),四象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行为:木、金、水、火、土。八卦为:乾天、兑泽、离火、震雷、巽风、坎水、艮山、坤土。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八卦的基本单位为爻,爻有阴阳,阳爻为阳光,阴爻为月光。每卦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其中,五行、五常、五脏、五色及五言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中国的传统国学文化在这张表中涵盖了极深的文化元素。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人与宇宙的关联。人类的生存观、健康观、审美观、伦理观等世间万物,皆可用阴阳涵盖,也可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说明人类生存的意义,和道德观的属性。五行中的相互关系,更能体现中国古代先贤对于大自然及人体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行中相生的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中相克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对应四季、五脏的关系:春天对应肝木,夏天对应心火,长夏(伏天)对应脾土,秋天对应肺金,冬季对应肾水。
 
  《易经》中八卦与地理方位的关系如下:乾位对应西北,兑位对应西方,离位对应南方,震位对应东方,巽位对应东南,坎位对应北方,艮位对应东北,坤位对应西南。
 
  八卦与人体内脏的对应关系如下:乾兑卦对应肺、大肠;坤艮卦对应脾胃;震巽卦对应肝胆;离卦对应心脏、小肠;坎卦对应肾、膀胱。
 
  八卦与人体四肢、五官的对应关系:
 
  乾位对应头;坤位对应腹;离位对应目;震位对应脚足;兑位对应口;巽位对应屁股;艮位对应手;坎位对应耳朵。
 
  大自然四季馈赠给人类的春华秋实,对应着人类的身体。春季为生发之季,宜戒杀生,那么人体就应补充绿色蔬菜类食品,要夜卧早起;夏季为天地合交,万物华实,宜戒怒火,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长夏三伏,湿热蒸腾,身体应以静闲,毋以躁动,用以养心安神;饮食以清淡,黄色或白色瓜果多食为宜,要夜卧早起;秋季呈现肃杀容平之态,要收敛神气,使肺气清,饮食当以黄色、白色食品为宜,且早卧早起;冬季闭藏,阴长阳消,饮食不食寒凉瓜果,以黄色、红色食品为宜,早卧晚起,去寒保温,衣服保温以杜绝寒气袭身、身体温度外泄。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组合,气为阳,血为阴;外肤体表为阳,血脉筋骨为阴。故此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诸子百家的学问皆为国学,凡大成者必以身体健康为基础;凡是早夭者,必不能成就人生,虽有文章行世,也即为昙花一现,不能成为一代宗儒。
 
  国学从初期《易经》始,辩证阴阳、乾坤。法学家奠定律政、法制;道家、墨家无为、顺应自然,纵横家连纵、横纵各国,合纵抗击强敌。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唐朝以降,呈现多姿多彩,北宋的朱熹的理学,明中叶王阳明的心学,始终围绕着治心以养身,治身以行道,治身心以报国的理念。无论这些鸿儒先贤如何论述,始终不能摆脱《易学》似有似无的光环,著作由文字组成,文字缘于甲骨,甲骨又缘于河图洛书。无论朝代、历史如何变革、变迁,文字始终为中华民族的血脉,著述的内容是血脉中彰显的民族精神,始终用文字的象形符号画下不同时代的“丹书符箓”。而传统中医学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扮演着中庸隐士的身份,无论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商贾娼匪……中医行走江湖之中,悬壶济世,无论善恶人等,都以医治病人为宗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名医者造反起兵而成为封建皇帝,历史上优秀的医者,他们似乎以医病谋生,实则是默默传承国学之道,医者之道即仁义之道。
 
  中医实则为中华文明、文化的传承者。中医亡,国学必亡,中华文明必呈现断层,中华文化必然失去魅力,终将陨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传统的中医学是支撑国学进步发展的重要纽带、基石,中医药应首先走向世界,才能推动国学被世界人民认可,才能在异域他国扎根。中国真正屹立在世界之巅,重新恢复王者归来的英姿,中医药是真正的和平使者,也是物美价廉对人体无副作用的全球共享神品。
 
  四、国学点亮中医战役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这是古人对国学和中医之间精辟的论述。
 
  今年庚子之疫,全球至今已死亡百余万人,西方发达国家在疫情大流行期恐慌无措。号称世界最强大的美国,目前已死亡20多万人,并且患病死亡人数还在呈快速增加态势,疫情已无法控制。
 
  中国从公元前243年至公元1911年,2154年的时间里,共发生有史可查的瘟疫352次,在疫情大流行过程中,中医没有一次缺席,并且屡建奇功。
 
  瘟疫古人称之“天刑病”、“温病”、“热病”或称“伤寒”病,是一种侵犯人体非里非表的疠气。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诞生在汉朝的瘟疫大流行期。张仲景任长沙郡太守期间,对瘟疫病制定了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方法。他每天处理完公务后,仍在府衙设立诊堂给百姓看病施治。晋朝道学家葛洪放弃将军、侯爵官位,在广东罗浮山炼丹制药,其著作《肘后备金方》是中国首部“抗疫应急手册”。葛洪研制的治疗天花病,狂犬病及青蒿治疗疟疾的药方,至今仍在使用,并且青蒿治疟方法,被当代医学家屠呦呦女士及其科研团队,用现代生物科技提炼的青蒿素研制成生物药,广泛应用在中国援助发展中国家抗击疟疾病毒上,救治了国内外几百万病人,取得了世界医学界的赞誉。屠呦呦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道家葛洪虽然仙逝千余年,但其功德仍福萌着屠呦呦女士等华夏后人。
 
  道学家“药王”孙思邈从隋朝杨坚到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都想招纳到皇廷成为御医,授以爵位,但孙思邈立志不为官,愿为乡野百姓医病。其留世的《千金方》是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式巨著,至今被国内外学者尊为“人类至宝”。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孙思邈著作的《大医精诚》是其愿做“苍生大医”的人生境界和医病的原则。孙思邈生前无保留的把其方剂药方传给民间医者,以至后人把其《千金方》中常用方剂刻在陕西铜川药王山上的石碑上,供更多的医者使用。
 
  五、上医大道治国
 
  孙中山早期是一名医生,他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很难用医术治愈更多的病人,因为,满清王朝已呈衰亡之态。他弃医革命,振臂高呼推翻满清皇朝,建立共和;鲁迅早期在日本习医,但当他看到当时病态的中国和人民,受到不同列强的欺凌时麻木愚昧,他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做刀枪,用针砭时弊的文章唤醒广大民众。孙中山、鲁迅都可称上医医国的典范。

  2020年2月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党中央英明决策,军人、白衣战士披甲逆行武汉。短短几个月,武汉控制住疫情。世卫组织一名高级官员感慨到,中国用老套的办法成功控制住疫情。我如果感染一定到中国治疗。
 
  这位世卫高官不理解,中国能够封城后不出现西方国家的混乱,中国老套的全员隔离背后,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作为强大厚重的理念为基石,才能人民安居乐业。西方人可能永远不明白,中国人的自律是与国学文化息息相关的。
 
  高龄的西医学家钟南山院士午夜逆行武汉抗疫前线,仗义执言;中医学家张伯礼院士肝胆相照武汉抗疫前线。并且,在张伯礼等中医人士的大力倡导下,中医药应用到抗疫临床后,病死率大减。96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言,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是的,中国最勇敢的人,就是身心血脉浸润着国学精神的文臣武将,这些文武之士是用生命的火炬捍卫着民族精神。钟南山、张伯礼、李兰娟、王晨、陈薇等院士,都是国士无双,国学、西学融合的饱学之士。他们在国学文化浸润下践行着严谨科学的精神,以国家情怀践行着上医大士治国的理念,终将成为一座座民族的丰碑。
 
  中国传统中医始终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医学的强劲助推,国学可能早已支离破碎。每一位真正的国学大师,都有医治国家某些弊端的使命和情怀。
 
  中医亡,中国文化亡;国学兴,中华文明再次中兴!
 
  (作者为中国智库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级研究员)
 
  2020年11月仲秋北京大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