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怕月亮

韩双河2020-10-22 23:15:24
 
 
怕 月 亮
 
作者:韩双河
 
  0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们都把这两句诗当童谣一样唱了那么多年,却似乎从来没有质疑过,为何“小时不识月”?怪哉,怪哉!
  我是再也回不到童年或者幼年,去体会“小时不识月”的情形了,老家在农村,更不知道“白玉盘”为何物。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老百姓把月亮留给了夜不成寐的人、留给了诗人。那时的儿童或者疯玩了一天,或者帮衬着做农活,都挺累的了,除了唱着歌谣,吹着牧笛,牵牛驱犊,戴月荷锄,踏月归来之后,便是早早进入了酣甜的梦乡。
  我当年生活过的贫瘠的土地上,并没有多少关于月亮的神奇的甚至怕人的故事,即或有也不知遗忘在时光的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因为我们向往城市的霓虹灯、城市的灯红酒绿、城市的车水马龙……
 
  02
 
  城里的月亮自然跟农村,尤其是几十年前的农村是不一样的。
  城里的月亮并不都是“白玉盘”一样,更多的时候是昏黄的,在尘土狼烟中如一粒鸡子,在雾霾凝重里喘着粗气咳嗽着,在灯红酒绿的夜景下还会发出红光,在沙尘暴过后,夜阑人静时,从楼的缝隙里钻出来,大得出奇,把人吓了一跳,但并不是害怕,更多的是难得这么皎洁,久违了。
 
  03
 
  小孩怕黑,毋庸置疑,但是小孩子不喜欢月亮,甚至害怕月亮,这一现象还是我有了孩子后,才遇到的。
  我儿子就出生在城市,小时候就怕月亮,也许,他怕得有理。
  是啊,还是那么一枚月亮。我们住在楼上,周围几乎没有什么植物,更谈不上什么高大的树木了,大晚上的,就那么直愣愣地瞅着你,不言也不语,是不是总有一种被审视的无处躲藏的尴尬。
  是啊,还是那么一枚月亮。当你从热闹繁华到不堪的商场出来,看到雾霾弥漫中的月亮,红肿着眼睛看着你,在汽车尾气的熏蒸中,你是什么感觉呢?
  是啊,还是那么一枚月亮。在你家的阳台上,照着快要入睡的孩子,意境也许是美的,但是当孩子无穷无尽的“为什么”袭来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也许真是恐惧的,对未知的恐惧……
  小孩子也不喜欢不完美。当他看到月亮缺了一大块的时候,总是问我为什么,但是无论我如何解释,使尽了浑身解数,他似乎还是不明白,还是不喜欢缺了的月亮,或者担心月亮会残缺。
 
  04
 
  我上大学的时候,读冰心的诗,手抄冰心的诗,总被她描写的亲情感动。
  特别喜欢这一首: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是啊,母爱是那么地幸福温馨,那么地皎洁无瑕,那么地包容博大。
  如今,我觉得,自己再也回不到童年或幼年了,就是模仿城里人不好意思地依偎在母亲怀里,却也再也找不回那无忧无虑的童心了,一种莫名的惆怅时时袭上心头。
  每次重读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都怅然若失,忽忽不乐,又不知所以。后来才明白,是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失乐园的感觉油然而生。
 
  05
 
  这么多年的城市生活,依然没有改变我农村生活留下的习惯:不喜欢拉上窗帘再睡觉,就是拉窗帘也不喜欢拉严实了。在农村也无需拉上窗帘再睡,其实我小的时候,家里是没有窗帘的。
  我怕月亮,是从我的双胞胎姐姐去世之后开始的。
  每每深夜欲睡时,熄灯后发现月亮照在床上,我就想起了二姐,如今荒冢一堆,凄苦地躺在千里之外,久久难以入眠。
  从此,我开始怕月亮,开始拉严了窗帘睡觉。
 
  06
 
  是啊,有多少成年人,更多的是经历过事情的人,最多的是老人,在月亮最圆的时候,内心总是隐隐地有某种缺憾,怅然若失,忽忽不乐。
  总会无奈地抱怨一句:此月偏向别时圆!
  越老越怕月亮,越怕圆圆的月亮,越怕中秋的月亮。
 
  07
 
  其实,《古朗月行》的结尾是这样的两句:“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大多数人是不会背这两句的,更少有人懂这两句,我倒是希望永远不要懂才好!
 
  (韩双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教师。)
作者:韩双河
来源:校园文学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OwbTxtE7LKxA1WiqPbF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