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出版

作家网2018-08-05 09:30:43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出版

 
一句话宣传语:
 
1977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
                                 
基本信息
 
书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著者:王熙远
书号:ISBN 978-7-5598-1005-2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定价:98.00元
装帧:平装
开本:1/16
印张:24.5
字数:400千
页数:374
CIP分类词: I251
中图法分类:散文集-中国-当代
责任编辑:黄珊虎
搜索关键词:1977 高考恢复 青春 散文
 
本书卖点
 
1.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对同学的记录每篇篇幅不是很长,独立成篇,但是又能在小篇幅中勾勒出同学生动的形象,极见真趣。
 
2.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后续发展,在这本书里表现得非常详尽,具有比较重要的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王熙远,1957年出生于广西田林,祖籍广西桂林。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其中《桂西民间秘密宗教》被哥伦比亚大学收藏。长篇散文《神巫毛拜陀》获广东省第二届“九龙江”散文奖唯一金奖(2013年)。为《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辞典》撰写20万字词条。主编教育文化类书籍五部。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分为两章:我的大学、同窗情缘。下部分也为两章:恢复高考30年专访(1977-2007年)和毕业30年专访(1982-2012年)。作者王熙远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把对大学生活的体悟和怀念写得自然,把同学之间的情谊写得真挚。
 
简要目录
 
上编
 
聚是一团火
 
第一章  我的大学  2
第二章  同窗情缘  63
 
下编
 
散是满天星
 
第一章  高考恢复30年专访(1977—2007年)108
第二章  毕业30年专访(1982—2012年)198
后记          372
 
编辑推荐
 
本书是广西师范大学1977级历史系学生文集,主要记录了恢复高考后个人如何考上大学、如何度过大学,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各种经历和感悟,真实反映了他们作为“天之骄子”的近况。他们的经历与感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他们的人生就是社会大众的人生,具有普遍阅读的价值。
 
读者定位
 
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
 
文学 / 散文
 
销售联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行中心
地址:广西桂林市五里店路9号出版大厦   电话:0773-2802178(内勤)
 
营销宣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官方网站 http://www.bbtpress.co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天猫旗舰店 https://gxsfdxcbs.tmall.co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市场运营与服务部
媒体中心
纸质媒体、广电媒体:0773- 2120737  yxl@bbtpress.com
新媒体:0773-2120927   ldf@bbtpress.com
视频媒体:0773-2282587   lxy@bbtpress.com
读者服务中心
出版社集团客服电话:0773-2282512   xhj@bbtpress.com
 
试读
 
我的大学
 
考上大学
 
1977年农历腊月底,一个属于广西田林县浪平乡的赶场天,我到场坝打听我的高考情况,听邮电所的人说,我有一封录取通知书,哪个学校发的不清楚,被塘合大队第五片关龙村代课教师唐子茂拿去了,他会转交给我。
 
我高兴坏了,拼命想是哪所学校录取了我。没见过世面的我,不敢往大学想,凭在浪平公社混出的高中毕业证,我能考上百色师范或田东师范就不错了,若是考上田林县两年制简易师范,我也愿意去读,这毕竟是跳出农门呀!
 
我三步并成两步,立马向关龙村赶去。这是我妈的外婆所在村,有十几户人家,唐子茂是这个村低年段学生教学点的代课教师。高小生要到江洞小学去读,也就是我任民办教师的那个学校,关龙村的唐文军老师曾在这个学校教过我。
 
当我在暮冬的傍晚时分赶到唐子茂家时,已到晚饭时间,唐老师从一堆报纸、杂志和传单中找出我的录取通知,我吓了一跳,想如果今天不来,他把我的通知书搞丢了怎么办。打开一看,喜出望外,是广西师范学院史地系历史专业,学制三年半,本科。虽然后来广西师范学院改成广西师范大学,学制也改为四年。但当时我觉得这个学校的名字和专业特别美,那里有鲜花和美女等着我。
 
妈妈的外婆早已去世,但她的孙子唐文章十分好客,他又是我一个弟弟的寄爷(干爹),我到关龙村要录取通知书的事他早已知悉,便打发家人来请我去他家吃饭,说是杀了年猪。

自小我经常跟我外婆和妈妈到关龙村玩,因为唐文章的两个儿子唐思铺和唐思环是我的好朋友,唐思环还是我小学和初中同学。朋友加亲戚,大家都为我考上大学高兴,喝酒吃肉,格外尽兴。不觉已是晚上八九点钟,腊月二十几的冬夜伸手不见五指。寄爷一家要留我住下来次日再回我家所在村毛拜陀,我坚决不留,说这么大的喜事,我一定要当晚告诉我的父母。

走了一里地,火把就熄灭了,面对漆黑的夜空,我没有恐惧与惊慌,有的只是喜悦和大胆,因为对我来说,人生命运因高考而改变,从此我可以告别连饮水问题都没解决的村子,告别每个月五块钱、每年800斤苞谷籽的民办教师待遇。
 
凭着平时多次来关龙村的经历,十几里的高山路程,在我默念了百余遍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后,终于跌跌撞撞地回到家里。当夜我伤处无痛,家人高兴无眠,因为王家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因为浪平乡第一次出了一个大学生。当教师的父亲连说几声感谢邓小平,农民妈妈连说谢谢菩萨和祖宗保佑。
 
接下来家里为送我上大学,杀了鸡,请了几桌客,大舅杨再江和姨丈谭飞各自给了我10元钱,那时的钱很值钱,为此我感恩一辈子,每次到他们家,我都会给老人一些钱。
 
想起当时浪平公社就有好几个高考考场,多届高中生聚在一起为改变命运而战。派出所的民警可以挎着手枪进考场巡视,公社书记也来巡考,我能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浪平公社第一个大学生,真是不易。记得考试回到家后,我把当年广西高考作文题之一《谈艰苦奋斗》重写一遍交给父亲,他看完后连说不错不错,我也想起了一句话:山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

那年我的一个中学老师与我同考,被录取到一所师专;一位同事,已经是公办教师,与我同桌高考,可惜名落孙山。整个公社大中专一起,录取人数不超过五人。我有幸成为当年中国录取率为4%的大学生。
 
入学路上
 
1978年2月,我扛着一个装过炸药的木箱子,提着几件简单的行李,去上大学了。
 
先去塘合道班等从乐业县开往百色的班车。春节刚过不久,人们外出的很多,我从毛拜陀走了十几里,才到等车地点,可惜每次都人满,挤都挤不上,一连等到第三天,我才在塘合道班插竹笋进背篓一样挤进班车。
 
为了省钱,不住旅馆,父亲叫我去找他的一个表哥,离百色码头不远,因为坐船去南宁比坐车便宜,我打算住表伯家,两头省钱。
 
千辛万苦找到表伯,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亲情还在,表伯也还热情,当晚住下,我摸了船票几十次,心想千万别误船,当晚无论我如何数数,都睡不着,没有手表,更无闹钟,只有数鸡叫的遍数,好在表伯家有电灯,在鸡叫第三遍时,我轻手轻脚出了门,不带走半点云彩。

好不容易来到南宁,知道浪平公社书记的儿子黄尚胜在读中专,他是低我一届的高中校友,通过他,我省了住旅馆的钱,并托他买到去柳州的火车票。
 
我为何要去柳州?因为父亲是柳州姑妈王化艳带出来工作的,姑妈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初中肄业生,早年随亲戚出来参加革命,嫁了当过新四军的姑丈,新中国成立后成了革命干部,是柳州一个区的中层。父亲说如果没有你姑妈,我就是地主仔一个,处境堪忧。
 
我走街串巷,好不容易找到长青路四十几号,没到过大城市的我,得到姑丈一通表扬,说你不笨嘛,没被人骗。
 
大表哥小林曾经在小时候跟父母去过毛拜陀,并住过一段日子,所以对我天然亲近。二表哥在一个大厂当厂长,很忙。大表姐热情,但在单位家里都是顶梁柱,无暇招呼我。小表姐当过知青,生活有过挫折,精神上有些毛病,在家养病。姑姑姑丈都是领导,整天早出晚归。我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觉得新鲜。或许是20岁到了思春的季节,我在柳州逗留的几天里,画了好几张仕女图,古代的美女在我这初学者的画笔下,竟然也栩栩如生,小表姐拿去看,傻乎乎地说像她。我愕然,她哪里是我喜欢的类型?!
 
到桂林的时候已是黎明,接新生的同学中有卢仲维,他后来是我们寝室的老大,一切有他招呼照应,我顺利入读大学。
 
当年入读大学,路上几乎花掉近十天时间,想想现在,去美国也两个来回了。不过毛拜陀至今尚未通车,2008年我回去了一趟,与老张、老朱、司机小贾从塘合道班走了两个多钟头才到。
 
黄卷青灯
 
我上大学最主要的目的是看书,当年最理想的职业是在浪平粮所当销售员,工作闲,每天只有几个人来买米、苞谷籽、谷子,有大把时间看书。冬天看见他们烤着火看《林海雪原》,羡慕得直流口水。大学报志愿,把武汉大学图书馆系报作第一志愿,广西师范学院历史系报第二,广西大学新闻系报第三。结果录了第二志愿,也好,不用改作文,改作文是天底下最无聊的劳动,很累。
 
但对中文的喜欢永远抹不掉。入学第一天自己在心里计划,历史系课程四年下来要70分,中文系课程自修70分,到毕业时总成绩是140分,总比单专业如历史99分或中文99分强。
想要双科70分,谈何容易!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我自制了一盏煤油灯,每晚10点熄灯后,我就点亮自己的灯,用纸卷一个灯罩把散光挡住,不去打搅别的同学。好在39号寝室的兄弟们很宽容,没一个去投诉我灯扰其眠,在下给你们作揖了,谢谢!
 
如此四年下来,我在灯下自修了中文系的主要课程,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我都是在青灯下读完,读《古文观止》,我为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亲情感动得流泪,为李密《陈情表》中的孝心而激动,为诸葛亮的《出师表》而击节叫好。在这里,我认识了巴尔扎克、歌德、托尔斯泰、普希金,了解了什么是文艺复兴,什么是新文化运动,什么是伤痕文学。走到东部的山林,我会想起“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去到北方的农村,我会想起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到达西北,我会吟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身在旅途,我会想起“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虽不能说我可以思接千载,但触景生情、感时溅泪的情怀,皆由四年的文学修为而得。
 
我像一匹饿狼,每天啃食着大量的书本,以至我图书馆的借书卡每周都要更换几次。感谢这些精神食粮,它们和着我的煤油灯光,照亮了一个从毛拜陀小山村走出的小青年的心灵;是这里的黄卷青灯,让这个20岁才见过省城的毛头小伙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出了10多本著作,发表300余万关于文史及宗教、教育的文字。
 
我的读书岩
 
我嫌白天教室和寝室太嘈杂,阅览室又要早去占座位,于是四处观察,终于找到一处属于我的领地,它在独秀峰南面小平台上面不远,攀爬才能上去,一个仅能容下一人的凹进去、日晒不着、雨淋不到、滚石也无可奈何我、行人也很难发现的地方。就像一个狙击位置,我可以看见所有人,所有人难看见我,只要我不咳嗽。这里离南朝刘宋时期颜延之读书岩很近,它就在我发现的地方的左山脚。
 
据学者黄国清考据,颜延之,南朝时琅琊临沂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史载其“文章华美,冠绝当时”,与同时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并称“颜谢”,又与谢灵运、鲍照一起,被称为“元嘉三大家”。虽其诗有评曰“如错彩镂金”、“如铺锦列绣,雕绘满眼”,留下过于堆砌辞藻、浸沉典故的诟病,但毕竟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他恃才放旷,多罪权贵,又因朝争失利终被贬谪。任始安郡太守后,他不改闲时好读诗书的习惯,在今天独秀峰的南麓,借山下石洞中天然呈现石窗、石床、石凳的妙处,辟出一块读书、写作的地方,后人称为“读书岩”。
 
时移至唐,颜公读书岩前建起了广西第一座官办学校——桂林府学;至宋,又在原址上建起一座“五咏堂”,将颜延之名篇《五君咏》刻于堂内,时桂州太守孙览还于元祐五年命人刻写“宋颜公读书岩”在岩口上方,今天依然清晰可见;清代,岩边旧馆被用作“广西贡院”,开科取士,会集精英,计出四位状元、一位榜眼。193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在此建立,其后数度更名、迁址(抗战时迁西南,欧阳予倩等人在我校任教、任职,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 )、调整,八十载岁月峥嵘后,终于成长为今天的自治区属重点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读书岩,实在无愧“桂林文教发源”的评价。
 
我当然不能与颜公比高低,但沾一点读书岩的灵气,这或许是我的幸运。今人办了一张诗报,就叫《读书岩》,广东诗人徐东曾在此报发过一首诗:
 
寄《读书岩》诗友
 
相从情合意相投,独秀峰前几度秋?
吟断漓江三尺水,新朋旧雨足风流。
 
我在自己发现的读书岩发奋读了四年,除非大雨天和严寒,几乎每周必去。看书累了,就把过往的游客当风景,见识了很多外国人,见识了无数对情侣,见识了1976级、1977级、1978级、1979级、1980级、1981级的学生,他们一届比一届年轻,但我的心思还是放在读书上,风花雪月的事,在当时的确不在我心灵领地占据一点位置。我得感谢这个地方,《史记》《资治通鉴》《中外文学史》《宗教学》《美学概论》《古代笔记小说》和《笑林广记》之类的书,我都是在此读完的。我在此天马行空,与莎士比亚交流,与歌德谈诗歌,与乔达摩•悉达多谈佛教,与耶稣谈天主教、基督教,与司马迁评《离骚》,与司马光谈武则天的智慧与残忍,与王朝闻、朱光潜论美学,与刘心武谈伤痕文学。有时间读书和有好地方读书,对读书人来说就是人生第一大美事。
 
那个给过我无限快乐和智慧的地方,是我心灵的宗教圣地,每次桂林之行,只要有空进王城,我一定会去做朝拜式的看望。这其中原因,一是它为我遮风挡雨四年,将人类的人文知识与文化养料一并赠予我;二是广西师大出版社总部就设在附近,我曾在母校的出版社出过两本书,即53万字的《桂西民间秘密宗教》、300多页的社会学散文《神巫毛拜陀》。在我眼里,广西师大出版社是中国一流的出版社,主要出版教育、学术、社科、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

在网上,我的《桂西民间秘密宗教》被人复印成保存本,卖289元一本,有朋友叫我打官司维权,我说算了,我本是无名之辈,当作他是为我传递宗教文化吧。此书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及马来西亚学者中均有很好反应,国内友人多次求书未果,我自己也是从网上花108元叫司机购回一本孤本。《神巫毛拜陀》则是我写的一个文化点,我无时间和能力写一个文化圈,但我写了我生长了20年的村子毛拜陀,它是中国一个落后小村的真实记录,我不敢期望此书像责任编辑罗财勇说的想让它成为传世之作,但我有信心证明它将是广西师大历史系1977级39号宿舍喜欢文学的毕业生力作中的一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号
 
来源:出版社 宣